我的老师
今天是教师节,突然想落笔写写对我影响至深的三位老师,算是在这个教师节里,我在心里为老师送上的一份想念和祝福。 一、曲老师 年9月,我走进五一小学的校园,成为一年级一班的小学生。班主任曲老师是位非常干练,说话和走路都风风火火的女老师。曲老师彼时年约40岁,弯弯的短发别到一侧耳后,一双笑意盈盈的大眼睛,当曲老师的眼睛看向我时,我的小心脏都要化了。我把我作为一年级小豆包最浓烈的爱,毫不犹豫地献给了曲老师。我表达爱的方式,就是每次语文考试都考到分。 曲老师不仅是我们一班的班主任,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。曲老师教学非常有方法,学拼音时她会先让同学们把每个声母、韵母做成小卡片,然后在课堂上带领大家做拼音游戏。曲老师念一个字,同学们就在课桌上用卡片拼出这个字的读音。想想真幸福啊,我们在游戏中玩着就学会了拼音,学会了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,掌握的又牢又好。直到30多年后,我看着上小学的嘟仔永远搞不清楚拼音音标的位置,分不清前鼻音后鼻音,总搞错平翘舌,我才知道,不是每位语文老师都是曲老师。 曲老师也把她最浓烈的爱给了我们,她表达爱的方式绝不仅在课堂上和学校里,她是一位了不起的班主任,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。曲老师的先生是一位大车司机,在那个物质和流通匮乏的年代里,司机这样的职业算是职场顶流,想来曲老师家境是不错的,因为在通走廊的老楼里,她家第一个买了电视机。曲老师激励大家的方法之一,就是每周会轮换着邀请班上的同学,晚上去她家里看电视。谁能进入这份意味着光荣和幸福的看电视名单呢?一是班上表现最好的同学,二是虽顽劣但只要有进步的同学。曲老师的电视名单体现了最朴素的管理哲学,和她天然悯人的教育情怀。喜爱好学生是老师的本能,而能从最顽劣的学生身上挖掘闪光点,不抛弃不放弃,给两极学生一样的待遇,这是教育的大智慧。一学期的电视看下来,曲老师班上没有差学生,是全年级带的最好的一个班。一年级我生了一场胃肠型荨麻诊的怪病,医院,曲老师带了两包非常珍医院看我。70年代所里老点的山沟里,吃块豆腐乳像过节,有钱也买不到鸡蛋挂面这种稀罕的食物啊,曲老师把她舍不得吃的鸡蛋挂面送给了我。后来病好后到曲老师家里看电视,妈妈让我带上从上海买回来的巧克力送给曲老师,那晚曲老师把我带去的巧克力分给了看电视的小伙伴们一起吃。70年代师生之间其实也有朴素的物质交流,但没有欲念,也没有攀比,有的是人间温情。 二、赵老师 赵老师名叫赵剑华,是我进入五一中学初中的第一位班主任,赵老师不是语文老师,她是一名数学老师,但她其实是一名隐藏在数学老师中的文艺女青年。 赵老师是大学毕业生,彼时30岁左右,黑且瘦小,小小的身体内有大大的能量,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一种雷厉风行的爽气。和赵老师瘦小的身材不匹配的是她宏亮的大嗓门,批评起人来抑扬顿挫,像开批判会;开心起来笑声的穿透力像开了高音喇叭。就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的文艺女青年数学赵老师,给我打开了文艺女少年的成长之门。 在赵老师的班上最期待的是每周的班会课,因为身为一名数学老师,赵老师只能在班会课上向我们开启她文艺女青年的一面,赵老师的打开方式是为我们颂读各种文学经典。斑驳的阳光打在午后的课桌上,赵老师声情并茂地为我们朗读海伦凯勒的《假如我有三天光明》——“爱是不是太阳?”“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。你摸不到云彩,但你能感觉到雨水。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,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!爱也是摸不着的,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。没有爱,你就不快活,也不想玩了。刹那间,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——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。”天呐!在那个羞于说爱的时代和年纪里,文艺女青年数学赵老师,就这样长驱直入地在我们初一二班每个同学的心里,根植下了对爱和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。 赵老师治班非常有魄力,时间不长就把我们调皮捣蛋的二班整治的服服帖帖。赵老师也是爱憎分明的赵老师,她用选我作班长来毫不掩饰她对我的喜爱,也奋力打压在我少年时代身上开始初显端倪的“骄娇“二气。有段时间,每天下午放学后,我必被她传讯到办公室,老老实实立在她面前,迎接暴风骤雨般的批评。具体是因为什么事情被批评琐碎而又细小,有时是因为考试粗心骄傲,有时是因为不经意上课接了一句嘴,有时是因为班级纪律没管好,总之任何一件在我看来不是事儿的事,都有可能成为那天对我的批判主题。好家伙!要知道我们的赵老师可是大嗓门的赵老师,在年级老师都在一起办公的大办公室里,每天放学后可能被传讯去接受批评的都是通常意义上的差学生,我这样的学生每天下午被叫到老师办公室开批判会,简直成了一道别样风景。第一次,我满脸通红站如针毡,忍受着办公室里其他老师飘来各种吃惊、同情间或幸灾乐祸的眼神,完全顾不得为自己做任何辩解,恨不得挖个地洞逃走。第二次、第三次……第N次,渐渐的,钢铁就这样炼成了!我的脸皮越来越厚,没羞没臊,甚至看到赵老师批评到气奋时拍案,我小脑袋瓜里想的是“哎,她为什么这样生气啊?……”感谢赵老师,帮我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意义上的挫折教育,养成了我对批评的强大的耐受度,和让我知道喜爱和批评可以共容。开完批判会后赵老师会没事儿人一样一如既往地信任我,放手让我做班长;经历过很多场闭门批判会后的我,也依然真心喜爱文艺女青年赵老师,觉得她是个充满魅力的好老师。 三、周老师 进入高二文理分科和快慢分班后,由周老师担任我们快班高二一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。周老师北大毕业,一口字正腔圆的京腔,文学素养深厚,曾经在我们五一中学这所子弟校,是语文学术地位最高的老师。但比周老师语文教学影响力更强的,是彼时我们五一中学的校长——他的妻子薛洪老师。周老师和薛老师是北大同学,毕业后共同投身国防事业,从首都来到了所里的夹皮沟。在夫人领导下工作是怎样一种情况,年少的我们不得知,但周老师心态一定调整的很好,因为他总是笑嘻嘻。 周老师讲语文课牛逼到不需要备课,以一手极其潇洒漂亮的板书,和极具感染力的课堂发挥而闻名。当周老师认真起来,我们可真是太有福了,只恨一堂课时间太短,因为周老师的语文教学水平放到一所大学的学堂也足以胜任。作为一个京片子,周老师简直就是为语文这门课而生的,幽默犀利,嘻笑怒骂、收放自如,一堂课听下来,过瘾呐过瘾!周老师通常不太批评人,却具有一种不怒自威的魔力。记得在学《葛郞台》这一课时,他抽我起来朗读课文,《葛郞台》这篇课文里有几段很要命搞笑的对话,不知触动了我那根神经,我一开口读便笑的无法自持,接着这笑声就像有魔力一样传染了整个教室,一个班的同学接着都哄堂笑疯了!彼时的周老师像个爸爸一样,站在前台前任由我们疯笑,差不多时来了句“看来今天学这篇课文,同学们都很高兴”。瞬间教室里安静下来,化骨绵、绕指柔,大概指的就是周老师这种课堂驾驭水平。 然而周老师大多时候并没有那么认真,相比于语文课本,他更喜欢给我们讲文革历史。很多节语文课、班会课,对着我们这些70后长在红旗下的蛋,周老师娓娓道来文革的起源、十年浩劫里挣扎的人间百态、一种信仰的坚持和一种信仰的倒塌、质疑精神、反思精神……周老师把我们当成了成年人一样滔滔不绝。在那样的课堂上,周老师的精神已经抽离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身份,他是文革的亲历者、是有思想的知识分子,他的诉说里有对知识分子随波逐流懦弱的反思,也有对国家和社会命运的探究和反思……对于周老师是不是一名好的语文老师,多年来这个问题在我们同学之间也有很多争论,因为从当年高考成绩看,我们班语文成绩普遍都比较烂,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听周老师讲文革,而不是练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。不过在我心目中,我认为周老师是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,给我们那样认真地讲诉那一段课本上看不到的历史,给我们年少的心灵里种植下思考的种子。 谨以此文,祝我敬爱的老师们节日快乐!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之一,几十年过去了,您的学生没有忘记您! 萍踪侠影心录
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qianmazhenaxmz.com/chxmz/11863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默克尔的成长经历父亲教会我坚持,母亲教会
-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