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水灾后的疾病皮肤病预防
水灾之后,环境恶化,生活条件和卫生设施差,食物和水源容易受到污染,极易导致肠炎、痢疾、伤寒、甲型肝炎、霍乱、疟疾、食物中毒、皮肤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。 为了有效预防,7月24日,河南省卫健委发布信息,提示广大群众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,尤其是饮食、饮水卫生。建议每个人都行动起来,讲究卫生,预防疾病,确保灾后无大疫。 ●不喝生水; ●不吃腐败变质和受污染的食物,不吃死的动物肉类; ●防止苍蝇在食物上叮爬; ●不吃霉变的粮食; ●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; ●注意饮水消毒。 水灾期间,粪便和生活垃圾极易污染饮用水源。粪便和垃圾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,这些致病微生物随饮水进入人体后可导致霍乱、伤寒、痢疾、甲型肝炎等疾病流行。 ●不要随地大小便和乱扔垃圾,做到粪便垃圾不入水; ●对腐烂动物尸体进行深埋和焚烧; ●水灾过后要及时整修饮水设施,保护水源。 水灾容易造成蚊子的大量孳生,被蚊子叮咬可引发疟疾、乙型脑炎等疾病。 因此一定要注意防蚊和灭蚊。使用蚊帐,减少露宿机会和用药驱蚊是防蚊的好办法。 老鼠是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,因此一定要积极灭鼠、防鼠,加强个人防护。 1、手足浸渍 由于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,手足部位糜烂、脱屑和渗出,严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,通常位于手指、脚趾间。 预防:应当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,保持手足部位清洁干燥,涉水时穿防水长筒靴是较好的预防方法。 2、皮肤癣病 夏季人体皮肤温暖多汗,本来就是皮肤癣病的好发季节。灾后天气转热,浸泡过又没有注意个人卫生,就极容易发生足癣、股癣等真菌性皮肤病。 预防:趟过洪水后,一定要清洗局部,避免感染真菌。 3、湿疹 多发生于双侧下肢,因为双腿泡在温湿污浊的水中,皮肤上出现红斑、丘疹,严重的可在皮肤上出现水疱,甚至肿胀。 预防湿疹,皮肤瘙痒,以下为外洗配方,适用于预防 (苍术20,黄柏20,苦参30,茵陈30,马齿苋20) 用法:每天一次外用,热水熏、温水清洗; 4、各种虫咬引起的皮肤病 夏季是蚊虫繁衍的季节,洪水泛滥更促进了蚊虫的孳生。 洪涝灾害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达不到保证,如睡觉时容易受到蚊虫的叮咬等。 预防:使用蚊帐,保持皮肤清洁卫生,外用防护剂等是预防该病较好的办法。 俗话说“防大于治”。以上的方法只适用于一些皮肤病的预防,如有已确诊皮肤病或有严重皮医院皮肤病科室就诊。 这次暴雨带给我们的生活灾害、疾病的隐患,也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人情的温暖、生命的可贵。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,让我们为大家的健康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! 作者:轩辕书院 皮肤病治疗中心外治法 仲华国医馆皮肤病治疗中心(何英主任传承工作室)通过临床反复验证,总结并开展了一套具有明确效果、临床反应很好且无毒副作用的皮肤病外治疗法。包含有:针灸(适合荨麻疹、结节性痒疹、痤疮、黄褐斑、银屑病、神经性皮炎、特应性皮炎等一切皮肤病)、拔罐刺血(带状疱疹、湿疹、荨麻疹、银屑病等)、中药塌渍(湿疹、虫咬皮炎)、酊剂(痤疮、瘙痒症、虫咬皮炎)、膏剂(湿疹、神经性皮炎、银屑病、寻常疣等)、面膜(黄褐斑、痤疮),受到患者一致好评。 医馆 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qianmazhenaxmz.com/chxmz/12091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鸡蛋虽好,但这3类人最好少吃为妙
-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